物應,出自南懷瑾的《莊子講記》:“守本分,物來則應,過去不留?!彼嬖V我們對待他人他物、面對自然要擁有一顆純粹與謙遜的心?!S兆
在柳宗悅提出當代“機械主義”傷害了工藝之美的今天,有一個中國美術學院大四的學生開始不淡定了。為了讓手工木料重獲新生,他才二十出頭,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家具品牌。
2013年,還在工業設計系讀大二的黃兆,和幾個好友一起創辦了蝸牛工作室和物應品牌。論輩分,物應家居只是初出茅廬的新兵,可短短幾年不變的品質與創意,已然俘獲無數熱愛木制家具的粉絲芳心。
“物應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,我們也在不斷的摸索。德國zeitraum的設計、日本無印的品牌精神、瑞典宜家的營銷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。 ”黃兆說。
多看幾款物應的產品,說不出具體哪里的好,卻讓人感覺很舒服。為了產品初期品質的把控,黃兆從最基本的切割、拼接、挖槽、開刀直至打磨、上釉以及拋光等各個工序,都堅持手作。產品走的是少量定制生產的路子,一般需要3到4周時間完成。
“我們學校有個說法——‘哲匠’,是冀望我們能成為滿腹錦綸但同時注重手頭修為有匠心的人,這正是年輕人努力的方向。不要怕生活里的茍且,即使在生活面前你只是條咸魚,但也請努力做條有理想的咸魚!